在准备投稿SCI论文时,不少同学会先使用ithenticate.com.cn网站提前检测稿件重复率,以规避潜在的文本相似性风险,当作者正式投稿后,期刊编辑也会用iThenticate系统再次进行查重,同学们可能会产生诸如下面的疑问:
1、我用ithenticate.com.cn查过了,重复率很低,期刊查出来的结果会不会不同?
2、期刊的iThenticate账号和我们用的是同一个系统吗?
3、提前预查重有意义吗?
一、iThenticate 是统一的系统,但账号权限不同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iThenticate是一个统一平台,无论是期刊编辑部还是作者个人使用ithenticate.com.cn网站查重,所接入的查重系统本质是一样的。其核心查重机制包括:
- 基于自然语言处理与短语匹配的比对算法;
- 引用排除、小段文本排除等个性化设置;
- 核心比对数据库来自 Crossref、预印本平台、学术出版集团(Elsevier、Wiley、Springer等)。
所以,从技术平台和数据库角度看,期刊和ithenticate.com.cn使用的是同一个iThenticate,都是来源于ithenticate.com。
二、查重结果为何有时不一致?关键在于查重内容与参数设置差异
尽管都是使用ithenticate系统查重,但以下几个因素可能导致查重结果存在差异:
1. 设置参数不同
编辑可能会根据期刊要求,设定一些特别的参数:
比如排除的单词限制不同,ithenticate.com.cn默认是6个单词,如果有需要可以联系客服按期刊的参数设置。
2. 数据库更新频率不同
虽然ithenticate.com.cn使用的是官方iThenticate接口,但其与期刊后台相比,可能存在以下差异:
期刊编辑版本可能会加入本期刊一些独有的文献库,可比对更多来源,包括预印本和早期在线(Early Access)版本。
这意味着,部分内容可能在投稿查重时已被识别为重复,而你预查重时尚未入库。
3. 论文版本差异(文稿是否最终定稿)
许多作者在ithenticate.com.cn网站查重时使用的是初稿或修改稿,而投稿时上传的最终稿可能在表达或结构上有调整,也会引起查重结果的差异。
例如:
- 增加了文献综述部分;
- 添加了附录或方法详细描述;
- 合并或重写了部分章节。
查重内容的变化,是引起查重结果有差异的最大变量,因此,自己预查重的版本一定要保持和投稿期刊的版本一致。
三、提前预查重有意义吗?
答案是:非常有意义。虽然存在细微差异,但iThenticate查重在算法机制、数据库范围和报告结构上与期刊端基本一致,可作为投稿前的重要参考手段。其主要作用包括:
- 提前识别高重复段落;
- 明确引用未标注的风险区域;
- 调整写作表达方式,规避“技术性重复”;
- 降低“自我抄袭”带来的投稿障碍。
从投稿实践来看,在期刊投稿前应主动预查重,往往可以避免因小问题被拒稿或要求大幅修改,节省大量时间与精力。
四、如何最大程度与期刊查重结果一致?
为了保持与期刊查重结果的一致性,建议作者在使用iThenticate 时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ithenticate.com.cn正品查重网站,确保使用的是国际正版系统;
2、使用最终定稿版本进行查重,确保文本一致性;
3、可以提前了解期刊的参数设置,如无特别要求可直接按ithenticate.com.cn的默认设置,包括和排除参考文献设定;
4、逐条分析高重复来源,尤其关注是否与SCI、预印本文献内容相似;
注意“自我引用”或“多稿投稿”造成的自我抄袭问题。
iThenticate 是一个统一的查重系统,但由于用户权限、查重参数、数据库调用接口等方面的差异,导致期刊查重与自查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偏差。
然而,这种差异多数是技术细节层面的调整,不改变查重的本质,对于作者而言,合理使用ithenticate查重,是科研写作过程中必须的一环,能有效提升稿件质量,降低投稿风险。最终,不论使用哪里的ithenticate查重,保持内容原创性、规范引用才是避免重复率过高的根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