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准备SCI投稿前,越来越多的作者会提前使用iThenticate查重系统来检测论文是否有抄袭,然而,不少作者在查重后会惊讶地发现:重复率偏高,但通篇几乎没有抄袭内容,主要是因为引用内容太多。这时候,很多人都会疑惑:
是不是引用太多也会被系统算作重复?iThenticate能不能自动识别并排除这些引用内容?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有效降低这种“非恶意”的重复率?
一、引用内容是否计入iThenticate的重复率?
结论是:一般情况下,引用内容确实会被计入重复率。
iThenticate在进行内容比对时,是基于内容相似度的技术进行检测。系统不会自动判断某一段内容是否为“合理引用”或“已标注引用”,它只负责:
- 识别相似的文字段落;
- 将其与数据库中已收录到的文献比对;
- 标记出相似来源并统计相似比例。
因此,即便你在论文中规范地引用了他人的内容,只要该文字段落与数据库中已有内容高度相似,iThenticate仍会标示颜色并计入重复率。这也是许多重复率偏高稿件“被冤枉”的根本原因。
二、系统能否排除引用内容,不计算进重复率?
结论是:理论上可以,iThenticate提供了引用排除选项,但实际上很难正确识别并排除到。
在iThenticate的系统中,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是否勾选下面的选项:
1. Exclude Quotes(排除加引号的内容)
该选项用于排除使用双引号(” “)标注的直接引用内容。格式正确并且能被系统识别到,系统会识别被引号包裹的段落并从统计中剔除。但这个格式正确就非常玄乎,官方也没有说明什么格式能被正常识别,目前小编的经验,很少有能被识别并排除的,但同学们可按下面的说明标示引用试试:
注意:
- 必须使用英文引号,中文引号“”不会被识别;
- 适用于直接引用原文的情况;
- 不适用于改写后的间接引用。
2. Exclude Bibliography(排除参考文献部分)
当该选项开启时,系统会自动识别论文末尾的参考文献列表(用工具生成的参考文献识别的概率大些),并将其从重复率计算中排除。
注意:
- 文献格式需规范(如APA、IEEE、Harvard等),否则系统可能无法准确识别;
- 插入式文献管理软件(如EndNote、Mendeley)生成的参考文献,更容易被系统识别并排除。
3. Exclude Small Matches(排除短匹配内容)
此功能允许设置最小匹配阈值,例如排除长度小于8个单词的匹配内容,可有效减少重复率中的“噪声干扰”,一般是默认不开启,除非期刊编辑明确告知设置多少。
以上的参数如有特别设置要求,可联系ithenticate中文网站客服处理。
三、引用太多导致重复率高,怎么办?
如果你查重后发现重复率主要来源于引用,建议按以下方式调整:
1. 适度减少直接引用
即使已标注来源,过多的直接引用仍会被系统标红。建议:
- 精简引用语句,只保留关键句;
- 尽量使用改写(paraphrasing)+标注代替逐字引用。
2. 确保引用格式规范
系统识别依赖于格式,建议统一使用APA、Chicago、IEEE等标准样式。使用文献管理工具生成引用效果更佳。
3. 人工判断高重复段落
下载PDF查重报告后,逐段查看相似来源。若重复段落为合理引用,可在投稿时向编辑主动说明。
四、SCI期刊是否会因引用导致的高重复率而拒稿?
一般来说,SCI期刊的编辑和审稿人对引用性重复是有判断能力的。如果查重报告中的相似段落主要为:
- 文献综述部分的引用;
- 方法部分中的通用描述;
- 明确标注引用来源的段落;
那么编辑通常不会将其视为抄袭。但如果整段原文复制,引用不当、未标注来源,或自我引用未说明,就可能被认定为不当使用文献甚至学术不端。
因此,即便引用合理,也建议控制全文重复率在15%以内,单一来源不超过3%。
最后,iThenticate是辅助查重工具,不能完全替代人工判断。对作者来说,真正重要的是保持写作的独立性和逻辑清晰性,在尊重他人研究的同时,突出自己的学术贡献,祝同学们投稿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