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CI英文论文投稿中,查重复率早已成为投稿前必不可少的一步,而iThenticate作为当前全球主流的英文论文查重工具,也被广泛应用于学术期刊、出版社、科研机构等,用于核查文稿的原创性。
一、iThenticate查重率是如何计算的?
iThenticate 的查重系统会将上传的文本与其庞大的数据库进行比对,该数据库涵盖:
- Crossref收录的全球学术出版物;
- 各大期刊、出版社内容;
- 学术会议论文、书籍章节等。
比对之后,系统会生成一份查重报告,报告主要包括:
- Overall Similarity(总重复率);
- TOP SOURCES(主要的单一重复来源);
- 具体的重复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查重报告中不会自动区分合理引用或不当重复,只要是与系统有重复的都会标示成重复,最终是否存在抄袭或自我剽窃行为由期刊编辑决定,并且大部分期刊都会默认查重结果为实际重复率。
二、iThenticate查重率多少算“正常”?一般可参与下面说明:
检测项 | 推荐控制范围 | 说明 |
---|---|---|
总重复率(Overall Similarity) | ≤15% 较为安全(有的期刊要求 <10%) | 10%-15% 属于常见投稿区间;20%以上存在被拒风险 |
主要的单一重复来源(TOP Source) | ≤5%-8% | 若来自同一文献的相似内容过多,容易被判为剽窃 |
引用部分 | 尽量不被系统标红 | 可使用iThenticate设置忽略参考文献/引用内容进行合理排除 |
连续重复句子 | 避免出现连续30词以上重复 | 特别注意自我抄袭或模板句式 |
一些医学、工程、人工智能类高影响因子期刊,对重复率要求可能更加严格。
三、SCI期刊对重复率的实际审核倾向
虽然SCI期刊通常不会在官网明确公布查重标准,但根据投稿者经验与编辑反馈,可以总结出以下规律:
- 重复率高于20%,大概率直接拒稿;
- 15%-20%之间,可能被要求修改降重后重投;
- 低于10%,通过率更高,尤其是结构清晰、语句自然的文章;
- 重点不是重复率数字,而是是否有学术不端的嫌疑(如复制他人文献内容、段落拼接、过度自引等);
因此,查重报告只是参考,编辑更看重“是否存在实质性抄袭”。
四、我们如何降低重复率?
以下是一些简单实用的降重技巧:
- 重新表述高重复句子,避免直接照搬术语定义;
- 合理引用他人观点,并用引用标识(如APA/MLA格式);
- 避免全文模板化写作,尤其是“方法”“背景”等部分;
- 谨慎处理“自我抄袭”,已发表内容重复太多也会被标红。
最后,请一定要使用正版的ithenticate查重服务,避免文章查重的重复率与期刊查的不一致,这样不仅浪费了金钱,更浪费了时间精力去修改了一些可能并不是重复的内容,可能使用ithenticate英文网站或者ithenticate中文网站进行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