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比较知名的学术期刊有一个让中国人无法理解又暗自窃喜的论文评审机制,那就是让作者自行推荐审稿人,而且还真的会将论文发给作者推荐的这些人。我个人甚至知道几个被作者推荐的审稿人都果然收到了论文的事儿。
难道这些多数都在发达国家出版的学术期刊不知道这样做的问题之所在吗?
如果我们这样想,就太小看这些学术期刊管理者的智商了。
根本原因在于:信任可以消减很多成本,而……继续阅读 »
ithenticate
8年前 (2017-05-10) 1505浏览
0个赞
在北京朝阳医院讲授《临床科研和SCI论文写作》与大家讨论时,包括以前也有好几位来自其他综合医院的同道们提到我曾经写的一篇文章:“如何写一个精彩的Abstract-临床篇(二)认知功能”,对其中谈到的与内分泌科和神经内科联合开展的 “糖尿病伴发的认知功能损伤研究”、“帕金森氏伴发的认知障碍研究”以及在正常人群中开展的“职业衰竭伴发认知功能下降研究”很感兴趣,希……继续阅读 »
ithenticate
8年前 (2017-05-10) 1783浏览
0个赞
在上一篇文章里,我们讲述了在动手写论文时,如何精读和泛读与自己要写的文章相关的文献,以及在写作过程中,如何针对性地精读某些段落。(点击阅读:张向阳教授发表SCI论文系列经验谈:《如何有效阅读和利用文献》(上))
本篇我将接着上面的内容,继续讲解在选择和阅读文献中,有哪些需要掌握的注意事项。
三、选择和阅读文献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I. 如何针对性地……继续阅读 »
ithenticate
8年前 (2017-05-10) 1645浏览
0个赞
正如我在SCI培训班和一些讲座中反复强调的:“阅读文献是做科研、写SCI论文的基本功,只有充分阅读文献,才能掌握自己领域的最新进展,同时在阅读文献过程中,思路增多、视野增宽,慢慢地科研水平就会逐步提高”。
作为一名做科研刚起步的研究生、一名已经有很多经验并收集大量资料的研究者和一名经验丰富、已经发表了很多文章的教授,其阅读文献的方式和内容是不一样的。这篇文章……继续阅读 »
ithenticate
8年前 (2017-05-10) 1742浏览
0个赞
当我们经过千辛万苦,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经费,经多方努力,终于完成了一项课题,也收集起一组资料库,但如何去充分挖掘和利用好这组珍贵的数据,从而让辛辛苦苦收集起来的数据去发挥作用?我常常开玩笑说“收集的数据库都是一个个大金矿,就看如何把金子挖出来了”。下面以最近的一篇文章为例,说明如何去利用现有资料,去做统计分析,然后形成好思路,再去发表高水平的SCI文章。
我正……继续阅读 »
ithenticate
8年前 (2017-05-10) 2074浏览
1个赞